? ? 據公安部消防局數據顯示,2017年以來,我國高層建筑共發生火災5046起,直接財產損失超8000萬元。近10年來,全國共發生高層建筑火災3.1萬起,死亡474人,直接財產損失15.6億元。
? ? 目前,我國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高層建筑(24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和27米以上的住宅建筑)61.9萬棟,百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6457棟,采用易燃可燃外保溫材料的有4.2萬棟,包括6206棟違規使用外保溫材料。我國百米以上超高層建筑年均增長率高達8%,是世界平均增長率的2.5倍。
? ? 由于高層建筑規模大、功能多、結構復雜,發生火災后撲救難度大等原因,其發生火災后危害性比其他建筑更高。為有效預防高層建筑火災發生,根據國務院會議部署,公安部、中央綜治辦、民政部、住房城鄉建設部、安全監管總局和國家能源局決定自7月份開展為期半年的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治理。專項整治期間,各地重點整治建筑外墻保溫材料、建筑消防設施等6類突出問題。截至目前,全國對違規采用外墻保溫材料的6206棟納入政府改造2811棟,拆除面積57.9萬平方米,集中改造59.2萬平方米;督促整改占用、堵塞、封閉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等隱患問題16.1萬處。
? ? 通過排查發現,65.6%的高層建筑自我消防管理能力還比較弱,存在的隱患問題未得到及時整改。外保溫材料方面,有6206棟違規使用易燃可燃外保溫材料,有1.1萬棟的外保溫材料防護層破損、開裂、脫落;還有一些高層建筑未按規范要求設置自動消防設施,設施損壞或癱瘓。有11.7萬棟占用、堵塞、封閉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,占總數的18.6%。
? ? 據了解,消防部門正在起草《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》,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責任、管理標準和管理要求等作出具體規定。
??
? ? 高層火災逃生一定記住這六條
? ? 近年來,高層建筑火災頻發,掌握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的應急逃生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。根據高層逃生特點,消防專家總結了以下六條經驗:
? ? 1.利用樓道走廊逃生。在火災初期,樓道、走廊沒有被大火完全封住時,把被子、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濕裹住身體,用濕毛巾捂住口鼻,低身沖出受困區。
? ? 2.利用窗戶逃生。利用窗戶逃生的前提是火勢不大,還沒有蔓延到整個單元住宅。具體做法是:將繩索(無繩索可將床單或窗簾撕成布條代替)一端系于窗戶橫框(或室內其他固定構件)上,另一端系于小孩或老人的兩腋和腹部,將其沿窗放至地面或下層的窗口,然后破窗入室從通道疏散,其他人可沿繩索滑下。
? ? 3.利用陽臺、外通廊、避難層設置的緩降器、救生袋、安全繩等專業設備逃生。在火場中由于火勢較大,樓道走廊已被濃煙充滿無法通過時,可利用陽臺逃生。緊閉與陽臺相通的門窗,站在陽臺上避難,等待消防人員到來。有些高層單元住宅建筑從第七層開始每層相鄰單元的陽臺相互連通,在此類樓層中受困,可拆破陽臺間的分隔物,從陽臺進入另一單元,再進入疏散通道逃生。
? ? 4.利用室內空間逃生。在室內空間較大而火情不嚴重時可采用這個方法。其具體做法是:將室內(衛生間、廚房都可以,有水源最佳)的可燃物清除干凈,同時清除與此室相連室內的可燃物,消除明火對門窗的威脅,然后緊閉與燃燒區相通的門窗,并用淋濕的被子、毛毯封堵防止煙和有毒氣體進入,等待火勢熄滅或消防人員的救援。
? ? 5.利用管道逃生。房間外墻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時,有能力的人可利用管道逃生,這種方法一般不適用于婦女、老人和小孩。
? ? 6.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利于逃生的物品,如把床單、窗簾、地毯等接成堅固的繩,進行滑繩自救,下到安全的下層。萬不得已的情況下,也可利用外墻立面處滿足一定承重荷載要求的金屬雨水管進行逃生。
上一篇:
智能化難倒老人 智能家居在老年市場“碰壁” 下一篇:
《上海市消防條例修正案(草案)》提交審議:物聯網要做消防安全“守門人”